为什么工程意识比上最好的大学更重要?(2)
在智能硬件方面,领头人一定要有混合式的交叉背景,他不但要懂机械和电子,也要懂软件和设计;他不但要是产品经理,还要是市场经理、人事经理、运营经理。
单科学习模式已经不行了,未来的工程师要学会跟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学会从设计到制造的快速迭代,学会把艺术、工程跟设计融合,去面对全球的市场。
在这三种模式中,第一种模式难有突破性创新,第三种模式最优但一般人难以做到,第二种模式——工程意识是非常重要且值得培养的,也是能把学术研究和商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核心能力。
当时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仅五年,深圳市的政府官员非常地主动,到香港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挨个敲门。但是,科大许多老师是外国人,语言不通,一些本地老师对深圳也不熟悉。
领头人具备综合素质
产品定位不对,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我们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呢?这时候工程意识就很关键。
随着产品不断试错的过程进行迭代,配备合适的团队才真正具有战斗力。
我经常跟像汪滔这样的创业者沟通,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在天天处理危机的艰难过程中还能保持好的心态?
科技产品不仅仅要给人以美感,更要解决实际问题。大疆把消费级无人机做好,一直也都在思考,怎么让一些行业能够真正的受益。正因如此,大疆能开辟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市场。
数学基础是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的时候学到的。
因此,他捐出了一笔钱给他的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
如果工程意识是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具备工程意识的创新人才呢?
要以找问题以问题为导向;
当你有了科研成果,如何把科研成果变成产品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是你要思考的问题。
工程全过程
总而言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将设计、艺术、文化和科技充分地融合起来。
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当时香港科技大学跟中国美院有个暑假课程,课题选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以大疆无人机作为一个背景来设计,把艺术、设计、工程三者更好地结合了起来,从技术思维成功转型到了商业思维。
三、科技创业最佳路径:快速试错与迭代
好的创意怎么产生?设计思维、批判思维、市场调研、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所以,1999年我们拿着控制卡注册了固高公司。但是深圳的制造业更多是来料加工,没有人知道控制卡该怎么使用。所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运动控制培训,教会这些刚刚从田里上岸的农民兄弟,怎么使用运动控制技术来开发它的设备。
根据真格基金跟创新工场发布的数据。他们投出的300多个项目,硬件占比不到10%,这个规模从100万到900万,1000万到9000万不等,最后能够IPO的企业却非常少。
比如,胡桃科技,一家想做电动滑板的公司。他们开始做的时候已经有几家做电动滑板的公司了,最后经过大量调研,他们决定做一款可携带、轻便、智能的滑板。他们快速搭建了一个东西,验证了一些基本的可能性,再一代一代地迭代。前一段时间刚刚完成众筹,效果还不错。
以前我招学生都是找最好的学校、成绩最好的学生,最后我发现错了。我们不能有意地去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工程意识的培养。
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汪滔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如今,在我实验室的每个学生都要经历这样的“折磨”,必须掌握数学工具并应用到科研中,这将形成他们的左右手:一手叫动手,一手叫数学。
他们最后找到我,让我作为湖南老乡帮帮忙。
四、不是把百科全书背下来才叫跨学科学习
高考报考什么类型的专业,与4年后大学毕业面临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人人都相信,最好的专业,在毕业的时候能赶上行业红利。
我们能不能从根本上改革我们的大学教育?让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用创新思维去发现问题,用科技手段去解决问题,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来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tdkxygcxbzzs.cn/zonghexinwen/2022/070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