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论文_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报靶机设计研究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人机工程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设计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2 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在仪器中的设计原则
2.1 人机工程学概念及定义
2.2 人机工程学的产品与理论体系
2.2.1 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2.2.2 人机工程学理论体系
2.3 专用仪器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2.4 专用仪器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分析
2.4.1 人机界面的编码原则
2.4.2 人机界面的相合性原则
2.4.3 人机界面的视觉特征原则
2.4.4 人机设计的重要性原则
2.4.5 人机设计的频率性原则
2.4.6 人机设计的功能性原则
2.5 本章小结
3 报靶机的功能需求与调研分析
3.1 报靶机的设计背景
3.2 报靶机的功能需求确定
3.2.1 人机需求分析
3.2.2 功能指标的设计映射
3.3 同类仪器的造型设计分析
3.3.1 专用仪器设备的分类
3.3.2 专用型仪器设备的外观造型分析
3.4 同类仪器的人机界面设计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报靶机的设计与人机工效评价
4.1 设计内容分析
4.2 报靶机内部布置设计
4.3 报靶机关键尺寸设计
4.3.1 内部重要部件尺寸
4.3.2 外观造型尺寸确定
4.4 草图
4.4.1 报靶机外观造型的设计草图
4.4.2 报靶机外把手设计草图
4.4.3 报靶机补光灯设计
4.4.4 人机界面排布设计
4.5 三维模型和渲染
4.5.1 报靶机的调节机构设计要点
4.5.2 色彩分析与渲染
4.6 物理样机制作实现
4.7 基于人机工效的设计评价
4.7.1 评价方法
4.7.2 工效评价的内容
4.7.3 评价对象与评价设备
4.7.4 实验评价的过程与结果
4.7.5 基于人机工效的设计评价结论
4.8 本章小结
5 报靶机造型的优化改良
5.1 第一代报靶机的设计问题分析
5.1.1 外观造型设计问题分析
5.1.2 人机界面设计问题分析
5.2 报靶机的人机界面结合优化设计
5.2.1 界面排布设计计算
5.2.2 基于最优操作距离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界面的结合优化设计
5.3 报靶机优化改良的设计要素分析
5.3.1 形态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3.2 材质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3.3 色彩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4 报靶机优化设计实践过程与结果
5.4.1 优化的草图方案
5.4.2 三维建模和效果图
5.4.3 最终方案优化设计的具体解析
5.4.4 配色方案选择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工业设计是越来越备受全球重视的学科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在专用型仪器设备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过去掌握着技术和设计的前沿思维,因此在这一类型的市场上如鱼得水。我国的专用型仪器设备在设计研发上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巨大,近年来虽然技术支持上的差距迅速缩小,但在整体的设计上仍有欠缺和发展空间。整体外观造型的结构设计合理性不足,设备的宜人性和舒适性缺乏,人机界面中操纵器的排布没有一套规范高效的设计方法,导致仪器设备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都有欠缺。本课题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分析研究,为专用型仪器设备的整体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方法,推动专用仪器设备的设计进步。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专用仪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对专用仪器设备的设计要素、原则等进行了梳理归纳。调查人机工程学的文献资料,以课题的研究方向为目的分析了市场现有同类型仪器的设计现状。通过和操作人员、专家的访谈调查得出了报靶设备的设计指标。最后总结映射出设计要素。包括人机尺寸,外观语义倾向和造型结构,人机界面、材质和色彩等,最后提出设计方案,在物理样机完成之后做了评价探讨,对外观造型和人机界面着手优化改良,借助启发式算法理论运用和人机界面结合设计,得出优化后的改良产品。本文将相关理论知识贯穿到文章设计研究的每个环节,探讨了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要素,以军用报靶机的课题设计为例做了设计实践,构建出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专用仪器设计思路,促进了人机工程学和工业设计上的学科交叉应用发展。
文章来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tdkxygcxbzzs.cn/qikandaodu/2022/0211/596.html